海洋音樂祭 與 我
文學與海洋呢?曾經參加INK在基隆海洋大學的「海洋文學營」,可能有聞到海風的味道,但肯定是一顆沙子都沒沾到。聽說影劇組的紀蔚然有帶他們的組員去海邊,可我們散文組的,沒有出乎意料一直都只是待在教室裡上課。幸好還有廖鴻基與夏曼藍波安走近冷氣房教室,帶來了海洋的氣息。
話說回來,我從來就不是個喜歡到很多人的地點玩樂的人,所以也就從沒想過要去參加不管是墾丁或是福隆的音樂祭。今年因為拍半記實紀錄片,主角之一是位阿美族青年,正巧是個玩樂團的歌手,今年也有參加海洋音樂祭的比賽,他說參賽的曲子都是自己創作的海洋之歌;看他在劇中不論唱日文歌或泰雅族的歌都很得心應手,原住民天生就有令人羨慕的音樂細胞;導演還打算找他來作此劇的配樂哩。「音樂祭」這三個字於是靠近了一點點。
其實,也有位好朋友喜歡地下音樂,自然而然就喜歡這個有許多樂團參與演出的海洋音樂祭。請他寫了關於海洋音樂祭的感覺。
「一到夏天,好像就要去海邊.
陽光,沙灘,汗水還有令人無法不注意的比基尼再再呼喚著
而每年的貢寮海洋音樂祭更加上音樂的魅力.
曾經有那麼幾年常出沒在河岸留言,THe Wall,野台,海洋音樂祭,
喜歡著各種地下音樂,1976,Echo,Tizzy Bac,Ciacia何欣穗,以及後來一點的自然捲,蘇打綠,越來越受到注意,
到現在地下已經不地下了呢,(可惜師大的地下會社因故關了).
那時常上馬世芳的bbs:music543,也聽他的廣播,認識了Bob Dylan,Rolling Stones,Neil Young等寫搖滾歷史的人,
無數動人,有力的作品,不只建立了搖滾樂的歷史,也是西方文化重要的一部分.電吉他的魅力呀,
有人誇張的說搖滾樂救了他的人生.當時就是有這種力量,六零年代的Woodstock.
後來Sars過後還追到香港去聽Stones跟老楊的concert,感受一下現場的氣氛.
音樂是時間的藝術,而現場表演永遠是最抓住人心的.
海洋音樂祭吸引人的地方也就在這裡吧,記得有一年陳昇還是誰在台上,
大概下午四五點的場次,要大家回頭一下,回頭一望,一些些落下的太陽將海染成各種不同的橘紅,
而天還有點藍,微鹹海風習習,令人難忘的一景.
也許是海洋的遼闊將心舒坦了起來, 讓人更能進入音樂的世界裡吧.」
-
40
- 0
